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
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人,兴运大慈大悲,以自觉去遍觉一切有情,所以是遍觉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真正的快乐》是圣严法师针对社会人生的种种现象,提出什么才是究竟的快乐、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用慈悲心来关怀他人,乃至遍及于一切众生;用智慧心来观照自我,乃至微细的一个念头。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何谓真实皈依?以何判别内外道?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佛教文摘
如何将意三业转为道用? 阿罗汉是以什么方式遣除罪业的? 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我们必须改变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从自然的使用者、破坏者,成为自然的看护者。
以十供养来做功德︰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十种物品供养,各有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与功德。
无眼无口,如何会取?声色二字,如何透得?如何是解脱?如何是净土?如何谓如如佛?踢倒净瓶何意?慈悲解脱,如何同行?临济戳地三下,嘘了一嘘,何意?
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在相续中真正生起无改造的菩提心。因此在修道时就应该以改造意乐的菩提心来摄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调伏身心,福德就会自然增长。具足信心、行为如法的正士,所有圣者都会赞叹、护佑,为他赐福。
如果不承认如来藏,那么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乃至禅宗等一切宗派所奉行的经论,都将无法立足。
法器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天,最初在鹿野苑为五位比丘弟子所讲的佛法,就是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