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全文 标题  [标签] [白话经典]
佛教音乐 佛乐试听 佛乐大全
佛学基础 藏传佛教 南传佛教
显密文库 佛教书屋 大 藏 经
阿含专题 白话佛经 金 刚 经
智慧悦读 佛教文化 艺术欣赏 英文佛典
佛海影音 唐卡艺术 网址大全 佛骨舍利
电子杂志 佛教辞典 佛教专题 佛教桌面 佛教漫画
般若文海 唐密文集 中观文集 手机短信 手机图片
净宗在线 净宗文集 净业修福
佛教真理 佛化家庭 感应事迹
天台在线 天台文集 六 妙 门
佛教故事 在线抄经 在线念佛
法师弘法 居士佛教 俱舍简介 华严文集
佛学问答 素食生活 唯识法相 佛乐视频
禅宗在线 禅话故事 禅茶文化 圣严说禅 慈善点击
戒律学习 三皈五戒 佛教律学 传喜法师 海涛法师
 常用工具
佛教日历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 繁简字体转换器
藏历查询 吉祥日月功德表
阿含经专题 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佛陀法语 阿含经随身剪辑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大念住经 中阿含经十二选
杂阿含经二十选
南传大般涅槃经
阿含经菁华节录
长阿含经 巴利语佛经选译
重要经论 专题经文选译
中部选译 南北传法句经
法句经·中英对照
长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新译
增一阿含经新译
杂阿含经新译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选集
 阿含经相关资料文章
 杂阿含经卷第二(五八)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二)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六○) 第二十八 象迹喻大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四○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六二)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四、精进—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四○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九)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七二)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四八)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五)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63.同一个识在轮回吗?──嗏 106.耆那教分裂的警惕──灭
 74.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 30.佛陀受了风寒
 59.有真我吗?──萨遮迦的论 54.艺人塔罗布咤的悲泣
 105.拘睒弥地方僧团的纷争─ 第三篇 僧伽 78.舍利弗的得
 5.能成就无量福道的教诫教化 102.善于领导统御的手长者
 42.在竹竿上特技表演的启示 18.登顶之美
 73.说与不说之间 100.证初果的天帝释
 79.舍利弗对昔日老友的关怀 56.不能导向涅槃的无记──
  • 玛尼石
  • 卡通
  • 书法
  • 图片
◎书写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则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
 专题经文选译
24.自观其业
11.智慧的起点与判断方式
29.五根定义 五根见于何处?
22.如来的定义; 如何礼敬如来?
7.自陷泥沼者难以救人
40.如何报答父母
25.佛陀对五盖的比喻
28.十善业道
 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杂阿含经选集 一、佛陀 自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三、须陀
杂阿含经选集 前言
杂阿含经选集 四、何谓无明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九、何故
杂阿含经选集 五、断无明、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五、正知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七、不如
 佛陀法语
佛陀法语 三月
佛陀法语 作者简介 前言
佛陀法语 十二月
佛陀法语 五月
佛陀法语 二月
佛陀法语 八月
佛陀法语 七月
佛陀法语 六月
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三○ 世记经 二 游行经
 一七 清净经 二三 究罗檀头经
 三 典尊经 二九 露遮经
 二七 沙门果经 一九 大会经
 一六 善生经 十二 三聚经
 五 小缘经 一 大本经
 十三 大缘方便经 二二 种德经
 八 散陀那经 十五 阿妙夷经
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中阿含经卷第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 中阿含经卷第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
 传译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02.不放逸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5.和敬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31.戒 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0.乞求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4.福 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4.怨结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8.笃信品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03.业 品
 阿含思想研究
阿含启示——解读自然(释常慧)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戒学(蔡惠明)
阿含经题解(今津洪岳)
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释性广
阿含的政治观(杨惠南)
研习“杂阿含经”论“无常,苦、无我”(蔡惠明
原始佛教“业说”概论——以《阿含经》为中心(
四阿含思想在中印佛教时期不同的表现形式(妙心
 阿含经随身剪辑
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四、味患
阿含经随身剪辑 六、业报
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一、无常
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五、四念
阿含经随身剪辑 序 前言
阿含经随身剪辑 一、不放逸
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三、四谛
阿含经随身剪辑 二、守护
 中阿含经十二选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一选 佛
中阿含经十二选 评介 自序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二选 佛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十二选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八选 佛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十选 佛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三选 诸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六选 佛
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付录)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原始佛教理论
原始佛教“业说”概论 ——以《阿含经》为中心
原始佛教禅修之四梵住具体修习法
原始佛教(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圣严法师)
原始佛教的无我观(陈琼璀)
原始佛教的人生观(洪汝诠)
认识原始佛教(张慈田)
原始佛教的教义(季羡林)
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
 部派佛教理论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水野弘元)
试论部派佛教时代的人类来源说(黄俊威)
印顺导师之部派佛教思想论——三世有与现在有(
部派时代的轮回观(演培法师)
部派佛教中有关“异生不能断诸烦恼”的讨论(释
部派分裂的动因观
部派时代的业力观(演培法师)
部派佛教对知识论的探讨(陈雁姿)
 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二十选 自依、法依、莫异
第一选 无明盖,爱结系
第八选 欲爱是系--黑牛与
第九选 五蕴断--攀缘四识
第三选 五蕴如实知--七处
第十六选 闭根门,食知量-
第十三选 无常观
第十选 六入处断--四品法
 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09雪山猿猴
02六种动物
05罗睺罗的求法
13紧兽树
12阐陀的疑惑
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自序 目
08狗儿和斑色鸟
06大海
法句经要义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大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大迦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鹿子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憍赏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盲僧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少年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巴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老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净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长寿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舍利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比
巴利语佛经选译  
 觉支 不返者的果经
 魔罗 无知者及贤智者经 (节译)
 四大王经 四大王第二经
 金毘罗 目次
 温那巴婆罗门 特异谋生外道经 (节译)
 跋陀利经 (节译) 结合
 萨遮迦大经 (节译) 一桶饭菜 (节译)
 诸比丘(1) 应被希望者经 (节译)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中阿含经》卷25
《中阿含经》卷26
《中阿含经》卷14
《中阿含经》卷18
《中阿含经》卷17
《中阿含经》卷12
《中阿含经》卷9
《中阿含经》卷30
 阿含经菁华节录
阿含经菁华节录·伍、四谛四念处
阿含经菁华节录·附录:佛说当来变经
阿含经菁华节录·附录:生活铭记要点
阿含经菁华节录·参、护心
阿含经菁华节录·捌、忆念佛语
阿含经菁华节录·贰、无常
阿含经菁华节录·肆、慈善不放逸
阿含经菁华节录·壹、贪爱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2003-2014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站长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ICP号]
诸有众生类,在土界中者,行住于地上,及虚空中者。
慈爱于众生,令各安休息,昼夜勤专精,奉荷众善法。

唵 嘛 呢 叭 咪 吽